2024年上半年,校团委宣传部紧扣学校和部门工作要点,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深入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

1. 重点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动员引领广大青年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寄语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上来,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 组织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节、“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国旗下的演讲、校领导午餐会、毕业冷餐会、“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组织团员青年进行“青年大学习”,上半年平均参与率93.91%

4. 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3名团员参与河南省青马班面试遴选,1名团员入选省级青马班。

二、持续推进团属新媒体建设、发挥互联网思想引领作用

5. 持续推进媒体宣传工作稳定有序开展,创新信息工作模式和方法,站稳站牢网络主阵地。团属各级媒体账号发布内容均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抓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好网络舆论引导。

6. 发布微信推送580篇,关注人数5.3万。“洛理人”视频号平台,开展直播38场,加强短视频创作。利用“洛小狸”形象动漫海报、表情包等个性化形象与青年群体展开更广泛的交流。

7. 今年61日,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开展的“红领巾爱祖国”六一网上主题队日活动中,承接指导直播节目的拍摄和导演工作,获得团中央书面感谢。

三、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效。

8. 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鼓励动员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持续开展好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并带动基层团支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当中。推动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常态化开展“我的第五节课”“十点半行动”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

9. 组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全校报名174人,根据河南省项目办要求,层层选拔,目前有30名志愿者成功对接岗位,其中黑龙江1人、内蒙古4人、重庆2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人、新疆兵团2人、河南乡村振兴计划5人。

10. 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目前学校三个校区12个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全部完成社区对接,共计结对28个社区,有11名学生团干部被团市委聘为社区兼职团干部。

11. 围绕洛阳市重点工作,选派近千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参与到牡丹文化节、高铁站志愿服务、2024年国际自行车联盟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志愿服务、2024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志愿服务等工作。

12. 共计9支志愿服务团队先后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等国家级志愿宣讲团。

四、稳步推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13. 继续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立项校级重点团队30支,其中4支团队入选省级重点团队。累计有近200余支团队,1.3万人,分别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6方面开展实践活动。

14. 组织学生参与2024年“出彩中原”河南省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人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五、着力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

15. 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以低收入家庭学生为重点对象,以就业帮扶和提升社会化能力为重点领域,共帮扶62名学生就业。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思想引领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青年讲师团、灯塔研习社等组织为抓手,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宣讲,持续推进灯塔研习社组织化学习,举办第四届大学生红色文化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2.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建党103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国家公祭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持续发挥思想建设作用:深入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举办团干部培训班,通过多样的培训形式和内容,提升团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此外,组织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定期开展团课,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采用合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完善的保障机制保障青马工程培训班、团干部培训班、“青年大学习”、团课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社会实践

4.推进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团员青年利用假期时间返回家乡,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团员青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志愿服务

6.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校内持续开展我的第五节课志愿服务活动,校外开展社区青春行动,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团员青年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7.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国际青年自行车大赛、世界客家人大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

四、意识形态

8.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加强对团员青年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防止错误思潮的侵蚀。

9.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维护校园网络空间的清朗。

10.加强青年媒体中心培训,提高负责宣传、新媒体学生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团委宣传部

2024621